淡水珍珠根据形状、产地和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多种名称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淡水珍珠名称及特点:
一、按形状分类
爱迪生珍珠 养殖技术成熟,珠核直径≥8mm,养殖周期2-8年,直径可达9-13mm,颗粒饱满、颜色丰富且具有金属光泽。
馒头珠
形似馒头,上圆下平,是常规淡水珍珠中较常见的异形珠,常被误标为异形珍珠高价销售。
椭圆珠/水滴珠
形状类似水滴或椭圆,表面较圆润但两端略扁,常见于高阶淡水珍珠。
巴洛克珍珠
通过特殊设计形成不规则造型,颜色多样(如金色、奶油色),表面纹理独特。
不规则形珍珠
形状多样无固定模式,通常为金色或奶油色,表面无特定光泽,多由背角无齿蚌孕育。
二、按产地特征
南洋金珠
产自东南亚地区,颜色金黄鲜艳,光泽柔和,是高档淡水珍珠的代表。
北溪地黑珍珠
虽然属于海水珍珠,但常与淡水珍珠混杂销售,颜色深邃,表面有天然油脂光泽。
三、其他特殊名称
药用珠: 表面布满螺纹,品相极差,通常被研磨成粉末。 大点位珍珠
四、按等级划分
淡水珍珠等级主要依据形状规则度、表面光泽和颜色分布,圆形珍珠为最高等级,椭圆形、巴洛克等次之。
注意:市场上常将异形珍珠称为“再生异形珠”或“爱迪生珍珠”,但这类名称存在争议。购买时建议结合专业术语判断珍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