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北洋水师是清朝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舰艇规模宏大且技术先进。根据历史资料,主要舰艇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铁甲舰(主力战舰)
定远舰 排水量:7000吨
装甲:12-14英寸厚
武器:四门305毫米主炮
历史地位:北洋水师旗舰,1894年参与黄海海战。
镇远舰
排水量:7000吨
装甲:12英寸厚
武器:22门火炮
历史地位:与定远舰并称“北洋双璧”,1894年参与黄海海战。
致远舰
排水量:2300吨
装甲:倾斜处3英寸/平坦处2英寸
武器:12门200毫米主炮
历史地位:北洋水师速度最快的舰船,1894年黄海海战中沉没。
靖远舰
排水量:2300吨
装甲:12英寸厚
武器:22门火炮
历史地位:致远舰姊妹舰,1894年参与黄海海战。
济远舰
排水量:2300吨
装甲:12英寸厚
武器:22门火炮
历史地位:1894年黄海海战参与,后遭俘并编入日本舰队。
平远舰
排水量:2300吨
装甲:12英寸厚
武器:22门火炮
历史地位:1890年下水,1894年参与黄海海战。
二、其他类型战舰
扬威号/超勇号: 无防护撞击巡洋舰,1888年服役,以高速和强攻能力著称。 经远号/来远号
三、辅助舰艇
炮舰:如镇东号、镇西号等7艘,1888年前后服役,配备120毫米火炮。
运输船、潜艇等:包括广东鱼雷营、南京鱼雷营等,支持舰队行动。
四、舰队规模
主力战舰:约25艘(含旗舰)
总舰载:25艘主力+50艘辅助+30艘运输船,官兵超4000人。
总结
清朝北洋水师以“七镇八远”命名体系,涵盖铁甲舰、炮舰及辅助舰艇,其中定远、镇远、致远等舰艇代表当时中国海军的最高水平。尽管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但其现代化建设为近代海军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