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存在部分问题,可能导致合同执行不严格,引发法律和经济纠纷。
审计质量风险
审计质量不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导致资金流失或滥用。
项目征地资金使用风险
项目征地资金的使用存在风险,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思想放松警惕
思想放松警惕,违反原则和制度,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管理不全面
管理不够全面,对岗位执行标准不严、不细,容易出现讲人情、讲面子现象,导致违反财务制度。
全面预算编制与实际运作差距
全面预算的编制与实际运作有差距,执行上不够精细,检查上不够细致,分析上有一定的偏差,落实措施不够超前严谨。
利用职务之便
可能发生利用职务之便人情征收、编制人情预算、拨人情款等风险。
公务活动中的不廉洁行为
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产生违反法纪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管理不严
对亲属及身边的工作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财务收支监督不到位
对财务收支等重大资金使用等没有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风险。
资金调控不合理
资金的拨付审批不严,不按程序审批拨付资金,可能导致财政资金的误用、挪用。
制度建设要求不高
对分管的科室在制度建设上要求不高,管理不到位。
权力寻租
存在权力寻租的风险,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
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资金流失或滥用。
人事管理风险
人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任人唯亲、权力滥用等问题。
采购管理风险
采购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物资采购价格虚高、质量低下等问题。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可能导致思想保守、缺乏“一盘棋”思想。
工作原则性不强
工作原则性不强,可能导致在检查和处理问题时讲情面、徇私情。
接受被检单位吃请
接受被检单位吃请,可能损害公正执行公务的形象。
对检查对象索要财物
对检查对象索要财物,可能违反法纪规定。
公车私用
公车私用,可能损害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
防范措施方面,可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指导服务思想、领导带头示范、动员全员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同时还可以采取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