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拥有众多历史与文化衍生出的别称,这些别称既包含其统治时期的称号,也融入了民间传说与文学加工。以下是主要别称的梳理:
一、官方与统治时期称号
吴大帝 孙权于229年称帝,建立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因此被称为“吴大帝”。
孙仲谋
孙权字仲谋,这是其正式称谓,常与“江东父老”等表述结合使用。
至尊
《吴书》等史料记载,孙权在周瑜生前已被称为“至尊”,指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此时他尚未称帝。
二、民间传说与文学加工的别称
碧眼儿/紫髯郎
源自《三国演义》,形容其“紫髯碧眼,目有精光”的外貌特征。
孙权大帝
因统治时间长(24年),且谥号为“大皇帝”,后世称其为“孙权大帝”。
小霸王
部分记载孙策被称为“小霸王”,孙权继承其基业后,该称号亦被沿用。
三、其他趣味性别称
孙柯基: 网络亚文化产物,源于其赤壁之战中“外结孙权”的战略失误,含讽刺意味。 孙十万
总结
孙权的别称既包含历史事实(如吴大帝、孙仲谋),也融入文学想象(如碧眼儿、至尊)。其中,“吴大帝”和“孙仲谋”最具权威性,“至尊”则反映了其早期地位的特殊性。民间传说中的“碧眼儿”等称呼则进一步丰富了其形象特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