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提到的美食名称及现代对应食物如下:
一、 蕨菜
《诗经·召南·采蕨》记载“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蕨菜是古代南方常见食材,可凉拌、炒食或煮汤,如鱼腥草炒蕨菜、蕨菜鱼翅(即“拳头菜”)。
二、 木瓜
《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春秋时期指番木瓜,现为中国传统水果,可制作成果酱、汤品或凉拌菜。
三、 鱼腥草
《诗经·召南·鱼藻》提到“于以采萧”,即鱼腥草,南方常用作调料,可炒、煮或凉拌,如鱼腥草蒸鸡、凉拌鱼腥草。
四、 莼菜
《鲁颂·泮水》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茆”描述莼菜,属水生植物,传统做法为莼菜羹,口感滑嫩。
五、 黄花菜(谖草)
《卫风·伯兮》提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即萱草,北方常见凉拌或炒食,兼具观赏性与食用价值。
六、 芦蒿(蒌)
《大雅·生民》中的“翘翘错薪,言刈其蒌”描绘芦蒿,可用来煮汤或凉拌,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七、 扁豆(荏菽)
《大雅·生民》提到“荏菽旆旆,禾役穟穟”,指扁豆等豆类,可炒食或制成豆制品。
八、 其他
黄米:《诗经·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指黄米,可蒸面或酿酒;
荞麦:《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即荞麦苗,营养丰富且可凉拌或炒食;
荠菜:《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即荠菜,可做荠菜饺子或凉拌菜。
这些美食多与季节相关,如春季采蕨、夏季食瓜、秋季收稻等,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物产的利用智慧。部分食材因环境变化(如水质污染)已较难获取,但仍有传统烹饪方式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