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设立背景是为了 表彰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并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1985年,中国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具体来说,教师节的设立有以下几个原因:
秋季开学季:
9月正值秋季开学季,新学期的开始象征着新的知识传递,选择在这个时候庆祝,寓意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工作贯穿于每个学期的起点。
十全十美的象征:
10日的“十”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十全十美,表达了对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期望,希望教师们的教育工作尽善尽美。
改善教师待遇:
1931年,南昌市一位教师因为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荣膺“教师楷模”,当地政府首次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此来感谢所有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提高社会地位:
1951年,中国政府正式确定9月10日为全国教师节,并将其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
尊师重教的风尚:
教师节的设立也是为了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节的设立不仅是为了表彰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更是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人们向教师学习,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