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和掩耳盗铃都属于寓言成语,它们都是通过简短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行为。
滥竽充数 释义: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
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成立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有个姓南郭的处士不会吹竽,但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齐宣王死了,新王即位,要求乐队单独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掩耳盗铃 释义: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人想偷一口大钟,由于钟太大太重,无法搬动,于是想出把钟敲碎再搬回家的办法。但他又怕别人听见钟声,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
这两个成语都通过生动的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不明事理的行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