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也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其名称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如下:
不咸山:
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意为“有神的山”。
盖马大山:
汉朝时期称单单大岭,魏称盖马大山。
徒太山:
南北朝时期称徒太山。
太白山:
唐朝时期称太白山。
长白山:
金朝始称长白山,并在辽金时期开始普遍使用。
此外,长白山在满族语中被称为“果勒敏(长)珊延(白)阿林(山)”,在清朝被封为神山,并每年遣使致祭。
综上所述,长白山的名字经历了从“不咸山”到“徒太山”、“太白山”,最终到广泛使用的“长白山”的多次变化,每个名称都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