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的命名通常由发现者根据个人喜好或某种特定意义来命名。以下是一些已知的小行星及其名字:
阿莫尔 (Amor):
1221号小行星,1932年发现,最接近地球时比月球更近。
阿波罗 (Apollo):
1862号小行星,1932年发现,第一颗被发现近日距小于地球的小行星。
伊卡鲁斯 (Icarus):
1566号小行星,迄今所知最接近太阳的小行星。
希达尔戈 (Hidalgo):
944号小行星。
科瓦尔天体 (Chrion body):
2060号小行星,1977年科瓦尔发现。
谷神星 (Ceres):
1号小行星,最大的小行星,也是最早发现的小行星。
灶神星 (Vesta):
传统上被认为是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小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古老的小行星之一。
智神星 (Pallas):
2号小行星。
婚神星 (Juno):
3号小行星。
灶神星 (Vesta):
4号小行星。
此外,还有许多小行星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
张弥曼星:
国际编号为347336号的小行星,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以表彰张弥曼院士的贡献。
叶培建星:
国际编号为456677号的小行星,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命名。
王德民星:
国际编号为210231号的小行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命名。
吴文俊星:
国际编号为7683号的小行星,以数学家吴文俊命名。
屠呦呦星:
国际编号为31230号的小行星,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命名。
小行星的命名规则较为灵活,但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临时编号:
当小行星首次被发现时,会给予一个临时编号。
暂定编号:
在确认小行星为新发现后,会给予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
永久编号:
当小行星的轨道被精确确定后,会给予一个永久编号。
命名:
发现者在发现小行星后的10年内,通常以其名字或与其相关的特定名称来命名小行星。
这些命名不仅反映了科学家的个人成就,也体现了小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独特地位。随着天文学的发展,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小行星被命名,以纪念各种科学贡献和探索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