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认定的民族名称及分类如下:
一、官方认定的56个民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中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二、少数民族人口概况(截至2000年数据)
人口百万以上:蒙古、回、藏、维、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8个民族。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约1600万)、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等。
三、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边疆地区,如蒙古族在内蒙古、维吾尔族在新疆、藏族在西藏等。
文化多样性:各民族保留独特的语言、服饰、节庆等文化特征,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景观。
四、补充说明
未识别民族:存在少数未被官方认定的未识别民族。
动态变化:民族人口会因自然增长、迁徙等因素动态变化,建议以最新官方统计为准。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统计局、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权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