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的名字来源多样,既有以科学家命名的纪念性名称,也有因发现者、特征或神话传说而命名的普通名称。以下是主要类别及部分代表性小行星名称的整理:
一、以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
祖冲之小行星 国际永久编号1888,以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命名,纪念其数学成就。
郭守敬星
国际永久编号2012,为纪念天文学家郭守敬而设,其发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张衡星
国际永久编号1802,以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命名,对应其发明地甘泉山。
侯祥麟星
编号236845,为纪念生物化学家侯祥麟而命名。
王应睐星
编号355704,以现代生物化学奠基人王应睐命名。
二、以发现者或观测机构命名的小行星
小行星103
国际编号103,以美国天文学家E. D. 缪思命名,属于缪思系列。
南京大学星
国际编号3901,原临时编号1912,以南京大学命名。
三、其他特殊命名
女神小行星: 四神星(婚神星)的中文译名。 灶神星
缪思系列:如心思女神Mnemosyne(编号57)。
四、常见类型小行星的命名规则
临时编号:
新发现时使用,如“临时编号1000”。
国际统一格式:
至少4次回归观测后,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赋予永久编号,如“南京大学星3901”。
发现者命名权:
通常在发现10年内有效,如“樊锦诗星”(编号381323)。
五、未命名的小行星
截至2025年2月,太阳系中已确认的小行星数量超过100万颗,但仍有大量未命名天体存在。
以上名称反映了小行星命名的多样性和科学价值,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包含对天文学研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