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君”这一称呼,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及对应名称:
一、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
官职体系中的封号 唐代开始,四品官之妻称为 郡君
,五品为 县君,其母邑号(即母亲去世后获得的封号)则加冠 太君。 宋代沿用此制,群臣母亲封号包括 国太夫人(最高等级)、 郡太夫人、 郡太君、 县太君等。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
唐代韩愈《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中提到“某县太君郑氏”;
宋代欧阳修《泷冈阡表》记载“福昌县太君”。
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太君在道教及民间传说中常被指代 仙女,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燕台》诗中借指云軿(神话中仙女形象)。
三、其他特殊含义
在现代语境中,“太君”也可作为对年长者的尊称,但已较少使用。
总结:
若特指历史封号,主要指封建官母;若涉及文化意象,则多指向神话中的仙女。影视作品中“太君”名称的多样化(如《地道战》的山田太君、《地下交通站》的野尻队长),属于艺术加工或借代手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