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命名方式因地理位置、用途和所属交通线路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常见命名类型及实例:
一、按地理位置命名
区域连接类 英法海底隧道(连接英国与法国)
港珠澳大桥隧道(连接香港、珠海、澳门)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
地标参照类
东京湾水隧道(日本)
郭亮隧道(中国,以手工铸造闻名)
圣哥达隧道(瑞士阿尔卑斯山)
二、按交通线路命名
铁路专用类
京张铁路隧道(中国)
纽约中央公园隧道(美国)
青函隧道(日本,连接本州与北海道)
公路专用类
俄勒冈州胡德山隧道(美国)
澳大利亚悉尼海港隧道(澳新)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安徽)
三、按功能特性命名
特殊用途类
红磡海底隧道(香港)
爱的隧道(乌克兰,情侣许愿景点)
东京湾水运隧道(日本)
结构特征类
圣哥达隧道(分铁路公路两段)
拉尔达隧道(以灯光景观著称)
伊斯坦布尔马尔马拉隧道(连接亚洲与欧洲)
四、其他命名方式
时间纪念类: 如美国科罗拉多州艾森豪威尔·约翰逊纪念隧道(以总统命名) 文化融合类
五、世界著名隧道案例
英法海峡隧道(50.5公里,1990年开通)
日本青函隧道(53.85公里,1988年通车)
瑞士圣哥达隧道(分铁路公路,缩短阿尔卑斯山通行时间)
挪威拉尔达隧道(以自然景观命名)
以上隧道名称反映了其地理位置、功能或建设背景,部分名称还承载了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