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菩萨的称呼与佛教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心称谓
慈航道人 道教将观音菩萨称为“慈航道人”,取其“慈航普渡”之意,强调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精神。
慈航大士
部分文献和信仰体系中,慈航道人又被称为“慈航大士”,突出其济世度人的博大胸怀。
二、其他常见称谓
观音元君: 强调其作为元始天尊弟子的身份。 观音娘娘
赤明大帝:部分文献中与观音并列,象征慈悲与光明。
妙善仙姑:女性化表达,体现其善良与慈悲的特质。
三、宗教地位
在道教体系中,慈航道人属于 十二金仙之一,与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并称“三大士”,是昆仑玉虚十二仙的重要成员。
四、信仰差异总结
| 宗教 | 菩萨称谓 | 核心职责 | 典型形象 |
|--------|------------------------|-----------------------------------|------------------------|
| 佛教 | 观世音菩萨 | 普度众生 | 普贤、文殊并称“三大士” |
| 道教 | 慈航道人/慈航大士 | 救苦救难、济世度人 | 长发披肩、手持法器 |
综上,道教菩萨的称呼既保留了“慈航”这一核心意象,又结合了道教自身的神话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