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的种类繁多,根据材质、形状、用途等有不同的命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棍子名称:
齐眉棍:
长度与人眉齐,用于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技法。
水火棍:
古时供差役使用,形如短棍,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分别代表火和水。
三节棍:
由三节木棍以铁环相连,全长七、八尺,可两手握两端或中间一节舞花。
二节棍:
也称为双截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奇门武器,短小精悍,威力巨大。
盘花棍:
棍身刻有花纹,用法多样,包括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
拐棍:
在棍身中间有一突出横拐,长约七八寸,主要击法有劈、拦、挑、挂、戳、点、拨、撩、绞等。
连珠棍:
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组成,每根棍的两端各有一铁箍,互相连接,用时双手挥动长棍,同时带动二短棍。
长梢子棍:
由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棍以铁环相连接而成,短棍的长度是长棍的一半。
两头梢子棍:
一根长棍,两头各一根短棍,以三个铁环与长棍相连接,配有响声。
连珠双棍:
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相互连接而成,棍头之间三个铁环扣连。
吸魂棍 、 玉龙棍、 摩天棍、 逍遥棍等:这些名称听起来较为奇特,可能是小说、影视作品或民间传说中的棍子名称。
铁头棍、 浑铁棍、 浑铜棍: 金属制的棍子,通常用于实战,具有较大的杀伤力。爪子棍
、 狼牙棒、 钩棒:
带有齿和钩的金属棍子,用于抓握和攻击。
这些棍子不仅在武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古代战争和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多种角色。不同的棍子名称反映了其独特的用途和制作工艺,也体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