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情诗,首次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的《现代评论》杂志。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以雪花自喻,抒发了诗人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诗中,雪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它“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并“认清了我的方向”,选择了一个充满阳光和温暖的地方降落。诗中的雪花不愿去“冷寞的幽谷”或“凄清的山麓”,也不愿在“荒街去惆怅”,而是选择了一个“清幽的住处”,等待着一个“她”的到来。这里的“她”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或爱人,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如同一个美丽而纯净的幻象。雪花轻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最终“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