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如下:
句数不同
绝句:由四句话组成,通常有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和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
律诗:由八句话组成,通常有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和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
押韵要求不同
绝句:押韵要求相对宽松,通常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押韵要求严格,通常押同一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对仗要求不同
绝句:对仗要求不严,可以是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对仗要求严格,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平仄要求不同
绝句:平仄要求不如律诗严格,有律绝和古绝两种风格,各有特点和区别。
律诗:平仄要求严格,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起源不同
绝句: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名称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律诗: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的文坛领袖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在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推广后,进一步发展定型。
分类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总结: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
律诗:格律严密,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盛行于唐宋时期。
建议:
绝句:适合在短时间内快速表达情感或描绘景象,简洁明快。
律诗:适合在较长时间内细致刻画事物或表达复杂情感,结构严谨,韵律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