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南的楷书对联作品确实展现了其深厚的功力,但在普及度上却不如“田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继承古法与创新发展
卢中南对欧体楷书的研究独到,深得欧阳询诸楷书贴的古拙之态,更多地继承古法。
田英章则对欧体的发展较多,夹杂了很多赵体笔法和取势,将欧体楷书写得更开、更妍美,这种风格虽然阻碍了欧体书法的发展,但由于其笔法简单、结体规律,使得田楷较为普及。
笔法与风格
卢中南的楷书在笔画的处理上较为自然率真,虽然圆润饱满,但缺乏田楷那种特别的精雕细琢和险绝的特点。
田楷的笔法简单、结体规律,使得其作品更易于学习和模仿,从而普及度更高。
文化意义与政智慧
卢中南的楷书对联作品在内容上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政智慧,如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励志修养联,体现了其书法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田楷的作品虽然严谨,但在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略逊一筹,这也影响了其普及度。
市场与推广
田英章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作品在市场上更为常见,推广力度也更大,这也可能是田楷普及度更高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卢中南的楷书对联作品在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上无疑具有很高的水准,但在普及度上不如田楷,这主要是由于他在继承古法的同时,未能像田英章那样在笔法和风格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市场推广力度和普及渠道的不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