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廉为代表的诗人主要有以下几位:
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楚国被秦国攻破后,他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还是用生命践行廉政的实践者,堪称中国廉政文化的鼻祖。
于谦: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曾任兵部尚书。他的诗作《石灰吟》表达了他清廉自守、不屈不挠的精神:“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冕:
王冕是元代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墨梅》通过咏梅花表达了清廉自守的情怀:“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曾任左拾遗。他在任期间清廉自守,关心民瘼,留下了《观刈麦》《卖炭翁》等经典诗篇,诉说百姓生活艰辛,揭露社会弊病。白居易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逢职务变动时,都要将自己的收入或财产悉数赋诗“公示”。
吴隐之:
吴隐之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他的《酌贪泉》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清廉为政的决心:“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苏东坡(苏轼):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他的诗作《赠刘景文》赞美了菊花的傲骨耐寒,象征着有气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格。
这些诗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精神,成为中国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