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古诗的意思解释: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王建的家乡在颍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王建是大历进士,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就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是王建在中秋佳节那天所作。诗题原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还有一句注解:“时会琴客”。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给友人杜郎中的。诗题下原注:“时会琴客”,说明中秋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此诗写成当夜,也可能曾配合琴曲演唱。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出自《全唐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创作的七绝。诗中通过对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心情的描写,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综上所述,《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在中秋佳节所作的一首描绘中秋赏月的古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