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诗句中的典故包括:
伍胥潮:
在孙逖的《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中,提到了“江落伍胥潮”,这是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其尸首被包裹在皮囊中,抛入大江,随江潮漂流的典故。
梧桐落叶: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到“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这是指汉朝的淮南王看到一片叶子凋谢,就知道秋天来了,一年走向了岁尾。
柳枝赠别:
柳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用作河岸、道路种植,垂柳最惹人喜爱。先秦的人们以柳枝插在门口迎春辟邪,后来演变成折柳赠别,以驱除不吉,寓意长生和挽留。
秋声:
在立秋这天,古代诗人会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如宋诗人刘翰的《立秋》中写道“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表达了秋声的悄无声息和空气的澄明。
这些典故在立秋的诗句中,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深刻的情感寄托。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