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的名字通常由发现者姓氏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分配的编号组成,具体规则如下:
一、命名规则
发现者姓氏命名法 多数彗星以发现者的姓氏命名,例如哈雷彗星(1P/Halley)由爱德蒙·哈雷首次发现。 - 若发现者有多个名字,仅使用姓氏。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编号体系
自1995年起,IAU采用标准化编号系统:
格式: `P/Halley`(周期彗星)或`C/2022E3`(长周期彗星)等。 - 组成部分
P/C:表示彗星类型(短周期/长周期等)。 - 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发现年份(如2022年发现即为2022)。 - 字母标识:每半个月用英文字母表示(如1月上半月A、3月E等)。 - 序号:该时段内发现的第几颗彗星(如A1表示第一个)。
二、补充说明
命名冲突解决 若多个人独立发现同一彗星,IAU会根据发现时间先后决定命名权,先发现者优先。- 后续分类调整
若发现天体性质变化(如被确认为小行星),则会在名称前加字母A/进行区分。
三、常见彗星命名示例
短周期彗星:1P/Halley(哈雷彗星,76年周期)。- 长周期彗星:2I/Borisov(2013年发现,周期约2400年)。- 新发现彗星:2022E3(ZTF,五万年一遇)。
通过以上规则,彗星的名字既保留了历史性,又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