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历史事件和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军事防御命名
万全得名于明朝初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为抵御蒙元残部入侵,明军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境内的辛南庄东十里筑城,次年正式设立万全左、右卫。此地北依长垣、南临洋水,左靠居庸关,右依云中关,地势险要,军事防御体系完备,故得名“万全”,寓意“防备周全,万无一失”。
历史沿革佐证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万全县,辖区包括今万全城及张家口、新开口等城池,延续了军事卫所的功能。
民国时期,万全县仍沿用此名,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万全县。
地理特征关联
万全县地处八达岭长城脚下,是连接京津冀与晋冀蒙经济圈的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名称与“旱码头”之称共同体现了其战略地位。
综上,万全之名源于明朝为强化军事防御而设立的左、右卫城,后因行政区划调整和地理特征固定下来,成为历史文化的象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