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于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首次出版。这部作品集共收录了鲁迅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
主要内容概述
《狗·猫·鼠》
描写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恨,通过猫的习性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
记述了鲁迅儿时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以及她对鲁迅的关爱。
《二十四孝图》
从鲁迅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
描写了鲁迅童年时期参加五猖会的经历,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无常》
描绘了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反映了鲁迅对封建迷信的批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写了鲁迅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他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反感。
《父亲的病》
揭露了庸医误人的现象,反映了鲁迅对封建医疗制度的批判。
《琐记》
描写了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反映了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厌恶。
《藤野先生》
描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范爱农》
描写了鲁迅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反映了他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怀念。
总结
《朝花夕拾》通过鲁迅的笔触,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他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旧社会、旧文化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