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唐·宣宗宫人《题红叶》
原文: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释义:江水为什么流得那么湍急,深宫内却整日如此的清闲。我殷勤地向这片红叶告别,离开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原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释义:世间的万事万物仿佛就像一场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宋·苏轼《定风波》
原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释义: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行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便。有什么可怕的呢?我披着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就这样度过我的一生。
唐·惠能《菩提偈》
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释义: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释义: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看透和超然,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