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自我概念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现实自我、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以下是它们各自的意思:
现实自我(Actual Self)
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综合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个体实际拥有的自我概念,即现在是什么样的人。
现实自我注重实际情况,比较满足当下,并从现实中寻找突破口。
镜中自我(Mirror Self)
镜中自我,亦称“投射自我”,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及他人对该形象的评判,并由此产生骄傲或屈辱感。
镜中自我体现了个体如何通过他人的眼睛来看待自己,容易在意别人的评价,并对这个评价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理想自我(Ideal Self)
理想自我是个体对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自我看法,其特点包括人们渴望拥有的那些品质,这些品质通常是积极的。
理想自我是从现实自我中分离出来的,代表着人格结构中追求理想、追求道德上完美的部分。
理想自我与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相对,自我负责协调两者,以维持心理平衡。
总结:
现实自我关注个体在现实中的表现和实际行为。
镜中自我关注个体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评价。
理想自我关注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和渴望,包括所希望拥有的积极品质。
这些概念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以实现自我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