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散文原文如下: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 “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
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
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
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
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
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