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在读书碰到疑问时,如果只看那个地方而不理解,就直接跳过去,这样反而能更好地理解以前的内容。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先生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他有时只关注书中的一段内容,因为这一段使他产生了好感,即使这一段可能破坏了全书的整体美感。老舍的这种读书方法体现了他追求灵感和对书籍的整体感觉。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即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本书在增加了不少内容后,就变得“较厚”了。之后,在“由厚到薄”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实现融会贯通,从而提高效率。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名人的读书方法,还体现了他们不同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