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文章《林海》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大兴安岭的壮丽景色。以下是一些优美句子的赏析:
巧对比,突出温柔美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峻。”
通过对比大兴安岭与秦岭的不同,突出了大兴安岭的温柔可爱。
巧比喻,突出壮阔美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将大兴安岭比作大海,群岭及其林木比作大海的波浪,化静为动,突出了森林的壮阔雄伟。
排比,突出变化美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使用排比手法,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千山一碧,以及绿色的细微差别、层次与变化。
拟人,突出整体美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将兴安岭比作一位俏丽妖艳、巧于梳妆的姑娘,从下到下,由树到花,浑然一体,色彩缤纷,突出了它的整体美。
色彩美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采用“绿色”作为本文的主体色,又配以深、浅、明、暗等不同绿,使主体色的配置不单调、呆板,显现出林区光影与色彩极为丰富而生动的变化。
音乐美
文章在运笔的疏密、缓急和感情氛围的浓淡、强弱上具有一种抑扬多变的节奏感。长短句交替使用,整散句搭配使用,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灵活使用,使文章流露出一种和谐悦耳、节律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美。
这些优美的句子不仅描绘了兴安岭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老舍将大兴安岭的温柔、壮阔、变化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