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安全
在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记录在病历中。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用药安全与不良反应防范
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部署
配备齐全的手卫生设施。
严格管理和登记毒、剧、麻醉药。
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培训,提高识别高风险患者的能力。
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防跌倒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压疮预防与治疗策略部署
加强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的培训,提高识别高风险患者的能力。
合理使用减压床垫、气垫床等防护用品。
导管安全管理与非计划拔管防范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定期评估管路必要性,及时拔除不必要的管路。
疼痛评估与缓解策略部署
加强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培训,提高药物识别能力。
严格执行医嘱,做好用药核对。
营养支持与误吸风险防范
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开展用药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用药安全意识。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定期总结护理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护理安全措施。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患者安全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这些目标旨在通过提高护理安全水平,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各医院和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