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故事如下:
谐音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一语双关)。
数字诗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巧用数字一到十写诗)。
歇后语
“一二三四五——没事(四)”(谐音)。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对联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正念倒念都一样,又称“回文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对联前一个分名的句尾字和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相同,又称“顶针联”)。
字谜
“一月七日,猜一个字。”(必)。
故事
《天心取米》:北方匈奴送来“天心取米”四字战表,何瑭解释为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从而退兵。
其他体现汉字特点的内容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 --佛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
这些内容展示了汉字在古诗、歇后语、对联和故事中的巧妙运用,体现了汉字的谐音、数字、对仗等多种特点。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