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介子推舍生取义的历史?

59

介子推舍生取义的历史故事如下:

割骨奉君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侍臣。在重耳流亡列国期间,介子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熬成汤给饥寒交迫的重耳充饥,从而救了他一命。这一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割骨奉君”的故事。

隐居绵山

晋文公重耳回国后,成为晋国的君主,开始大赏功臣。然而,介子推却选择隐居绵山,不慕名利,表现了他忠贞不渝、淡泊名利的品质。他对母亲说,晋文公能够回国即位,是上天的安排,那些从亡者虽然口头上说是他们的功劳,实际上是在捏造事实。他不愿意与那些贪天之功的人共处,于是决定隐去。

晋文公寻找介子推

晋文公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后,十分后悔自己忘恩负义,于是带领人马前往绵山寻访。最终,晋文公下令三面烧山,企图用此法将介子推逼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与母亲最终葬身火海。

寒食节的形成

晋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悼,下令在介子推蒙难的那个月,全国上下家家禁烟火、吃冷食。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寒食节。

介子推的墓地与纪念

介子推被葬于绵山,后迁葬于故里裴介村。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并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被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此外,定阳县也被改名为介休县。

介子推的故事体现了他忠贞不渝、舍生取义的精神,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形象。寒食节作为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也传承了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