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元珍》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诗以回答友人丁元珍的诗题《花时久雨》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夷陵后的心情和思考。
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山居寂寞的情怀。诗人用“春风疑不到天涯”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政治失意的无奈,而“二月山城未见花”则暗示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孤寂和无奈。
颔联“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进一步描绘了山城早春的景象,通过“残雪”和“冻雷”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颈联“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通过“归雁”和“病入新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夜晚听到归雁的叫声,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病中度过新年,更让他感到物是人非,时光荏苒。
尾联“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则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宽解和乐观态度。诗人虽然曾在洛阳观赏过奇花异草,但被贬谪到偏远山城的野花虽晚开,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这既是对自己境遇的接受,也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城早春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失意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运用了双关语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意脉完足,情感真挚,语言亲切流畅,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