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负米是一个流传甚广的 孝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人子路(字仲由)为了供养父母,不惜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的感人经历。
子路家境贫寒,常常只能采野菜做饭食。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毅然决定走到百里之外的地方买米,然后背回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他都坚持不懈地这样做。他的孝心感动了许多人,也赢得了孔子的赞扬。
子路在父母去世后,虽然成为了大官,拥有丰厚的待遇,但他始终怀念双亲,感叹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为父母负米。这个故事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失去父母后才后悔莫及。
子路负米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还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