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是朱熹创作的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经典文献,其中包含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和格言。以下是两个与《朱子家训》相关的小故事:
陈藩与《朱子家训》
故事内容: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压有才华的官员,很多有识志士被关进牢里。陈藩从小立有大志,决心长大后为国效力,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他独自住在一个小院里,每天闭门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管,就连自己的庭院和房间都懒得收拾。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看他,见陈藩住的房间乱七八糟的,薛勤不禁皱起眉头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把房间打扫干净再接待客人?”陈藩昂起头,不以为然地回答:“男子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做打扫房间的小事?”薛勤虽然为陈藩年少就有澄清天下之志感到敬佩,但他很不赞同不爱整洁的理由,反驳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藩一时无言以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他明白了凡事要从小处做起,懂得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后来,陈藩在朝廷做了官,历任太守、太尉、太傅等职;从政数十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被世人誉为“不畏强御陈仲举”。
朱姓富商与《朱子家训》
故事内容:清代文学家俞樾记载,山东有一位朱姓富商,乐善好施,别人向其借钱,他都大方周济,从来不问还债的事儿。到了他临死的时候,儿子就问他:那些借贷的人,都有没有借据?富商说:这个你就不要问了。我枕头下面有个盒子,我死后你可以取出来看,保你一生吃用不尽。富商死后,其子打开匣子一看,除了一部《朱子家训》,再无其他。后来,这个儿子用《朱子家训》治家经商,果然成功地将家族事业传承了下来。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朱子家训》中关于个人修养、家庭整洁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朱子家训》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