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赏析:
这段描写从装束、体态、身段到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等方面都写得非常精彩,将祥子这个活生生的男主人公呈现在我们面前。祥子对拉车这份普通职位的每个细节与动作都琢磨得非常仔细,仅仅花了两三个星期的功夫就可以慢慢适应研究跑法,说明他对这方面很有研究。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祥子在“理想”和“生命”中选择了“生命”,因为对于穷人来说,生命是唯一的保障。金钱有时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把好人变成“坏人”,使人堕落。这句话揭示了社会对穷人的残酷压迫和祥子内心的无奈与挣扎。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祥子的坚壮、朴实和充满生气。祥子虽然口齿不灵便,但他有自己的打算和心眼,不轻易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委屈和困难。这种性格特点使他在洋车夫中显得与众不同,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一喊——虽然痛快了些——马上使他想起危险来。别的先不去管吧,逃命要紧!
赏析: 这段描写展现了祥子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绝望。他不怕吃苦,但重新拥有一辆车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过去的成功并不能帮助他摆脱现在的困境,反而使他感到更加绝望。祥子的愤怒和呐喊反映了社会对他的残酷压迫和不公,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无奈。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这一刻,仿佛全归到心上来;心中发热,四肢反倒冷起来;热望使他混身发颤!
赏析:
这段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祥子在极度兴奋和激动时的身体反应。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热望,但这种希望又使他感到恐惧和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冲突,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祥子的内心世界。
这些人物描写不仅展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还通过细节描写使他成为一个生动而真实的人物形象。通过对祥子的描写,老舍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题思想,使读者对旧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