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故事梗概
在《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中,马二先生(马纯上)在丁仙祠求签时,偶遇一位自称神仙的人物洪憨仙。洪憨仙邀请马二先生到他的住所,并展示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仙术”,包括将黑煤变为银子。马二先生被洪憨仙的“神仙”能力所迷惑,深信不疑。然而,洪憨仙最终因病去世,马二先生在处理后事时才逐渐识破其骗局。
故事赏析
人物刻画
马二先生:马二先生是一个典型的渴望改变命运的读书人,他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变迁中的迷茫和探索。他对洪憨仙的盲目信任和最终受骗,揭示了人们对于奇迹的渴望和对于财富的贪婪追求。
洪憨仙:洪憨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子,利用了马二先生的贪婪和对财富的追求。他的形象揭示了社会上对于超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和贪婪心态。
情节发展
相遇与诱惑:马二先生在求签时被洪憨仙以神仙之名吸引,展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对于奇迹的渴望。
骗局揭露:洪憨仙向马二先生展示了所谓的变银术,利用了马二先生的贪婪和对财富的追求。
骗局进行:马二先生在洪憨仙的指导下,通过烧“黑煤”得到了银子,这一过程加深了马二先生对洪憨仙的信任。
骗局崩溃:洪憨仙因病去世,马二先生在处理后事的过程中发现了洪憨仙的真实身份,意识到自己受骗。
主题与思想
财富与道德:通过洪憨仙的骗局和马二先生的受骗经历,探讨了财富的诱惑和道德的界限。
读书人的困境:匡超人的形象展示了当时许多读书人在贫困和社会压力下的挣扎,以及他们对于知识和道德的坚守。
孝道的价值:马二先生对匡超人的帮助,体现了孝道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背景
宗教信仰:丁仙祠和伍相国庙等地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民间对于神仙的崇拜。
建议
这一回通过马二先生的遭遇,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们对于财富的盲目追求。它提醒读者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轻信那些看似神奇但实际上不切实际的事物。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人性善良一面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