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古人如何避讳父母名字

59

古人在避讳父母名字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缺笔避讳:

将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以示尊重。

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

用与避讳字同义或同音的字来代替,避免直接使用避讳字。

完全避讳:

将避讳的字跳过,不读不写。

拆字:

将避讳字拆开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

构成新字:

在原来字的基础上构成新字,以避开避讳字。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例子:

司马迁:因为父亲名谈,所以在《史记》中避免了“谈”字,如吕谈便改作“吕谭”。

桓温之子桓玄:在饮酒时说“温酒来”,发现犯了父讳,后悔得“流涕呜咽”。

李贺:因为父亲名字里有“晋”字,“晋”“进”同音,导致他一辈子都不能考进士。

钱良臣:他的小儿子在读《孟子》时,将“良臣”改为“爸爸”。

这些避讳的方式和例子展示了古人对父母名字的尊重以及避讳文化的严格性。避讳不仅体现在文字和语言上,还体现在日常行为和社会交往中,是封建社会强调纲常礼法、尊卑伦理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