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与计谋相关的故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故事:
退避三舍:
出自《左传》,原指主动退让九十里,现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洛阳纸贵:
形容文章广受欢迎,流传迅速。
草木皆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按图索骥:
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后来居上:
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贤。
邯郸学歨:
比喻一味地模仿,最后反而弄巧成拙。
如火如荼:
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望梅止渴:
通过想象来缓解口渴的感觉,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探骊得珠:
比喻经过深入钻研,获得极为珍贵的东西。
望洋兴叹:
面对浩渺的大海发出感叹,形容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惋惜。
掩耳盗铃:
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还想方设法地掩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喻默默无言、真诚为人,自然会吸引别人前来。
请君入瓮:
比喻用对方所行之法反过来对付对方。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胸有成竹:
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抛砖引玉:
先发表自己粗浅的意见,以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隔岸观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援助,在一旁看热闹。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瞒天过海:
形容瞒住别人,偷渡过海。
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草船借箭:
利用天象和智谋,成功地从敌方“借”得箭矢。
足智多谋:
形容人非常聪明,有很多的计谋和办法。
李代桃僵:
兄弟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围魏救赵:
是一种作战策略,通过攻击敌人的盟友来迫使敌人回援,从而达到解救自己的目的。
声东击西: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策无遗算:
形容策划精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大展宏图: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宏才大略:
形容才能和智谋非常出众。
出谋画策:
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大谋不谋: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31. 运筹帷幄:在军帐中出谋策划,比喻谋划策略。
32.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或换个人去顶替自己的位置。
33.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34. 围魏救赵:通过攻击敌人的盟友来迫使敌人回援,从而达到解救自己的目的。
35. 空城计:一种作战方法,通过虚张声势来吓退敌人。
36. 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义攻打并消灭所经过的敌国。
37.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没有的事物说成有,或比喻借助某种力量达到目的。
38. 背水一战: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39. 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40.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41.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2. 煮豆燃萁: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43. 纸上谈兵:只在纸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44.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比喻极力邀请有专长的贤人。
45. 完璧归赵:比喻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