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小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例子:
理发付钱
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时,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衣着简朴,以为他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鲁迅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超应付的钱。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再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地理发。鲁迅付钱时却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鲁迅笑着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演讲轶事
鲁迅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标点的稿费
鲁迅在写作时非常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甚至因为标点符号的问题而与编辑发生过争执。他曾说:“标点符号难道不用心,是值得争论的么?”这体现了他对文学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
弃医从文
鲁迅原本学医,但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看到了幻灯片上中国人被砍头的情景,深感民族危机,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
金牌换书
鲁迅少年时代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学习十分刻苦。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用金牌换回了大量渴望已久的书,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说:“广泛的阅读为我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小故事不仅展示了鲁迅的聪明才智和幽默感,更体现了他勤奋努力、严谨治学、爱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