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背景:于谦是明朝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家,他一生清廉,致力于保卫国家,尤其是在明英宗被俘后,他拥立郕王即位,并指挥北京保卫战,成功击退蒙古瓦剌的进攻。
故事:于谦十分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品性,他在祖父收藏的文天祥画像上撰写了赞词,并悬置在自己座旁。他一生坚守“殉国亡身,舍生取义”的信念,背水一战,誓死卫城,最终被诬陷杀害,但他的忠诚和廉洁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刘宠
背景:刘宠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清廉官员,他任会稽太守期间,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百姓爱戴。
故事:刘宠在调任为大匠之职时,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行,他坚决不受,仅象征性地收下一枚铜钱,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
杨震
背景: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他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送金十斤相赠,他坚决拒绝,并表示“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表现出了极高的诚信和廉洁自律。
陶侃
背景: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臣,曾任浔阳县吏,他严格自律,廉洁奉公。
故事:陶侃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母亲收到后原封不动退回,并写信给他,告诫他不要因公物而增添自己的担忧。陶侃深受教育,从此更加珍惜职责,诚实守信。
张三
背景:张三是一名公司员工,最初有贪污受贿行为,但在一次重要的招商会议后,他发现桌上留下了一叠钞票,最终选择将钞票放回原地,表现出了诚实守信的品质。
故事:张三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扬,他从此改正错误,珍惜职责,成为公司的佼佼者。
国外故事
故事一:一位英国绅士在深夜被一个小男孩拦住卖火柴,他拒绝后,小男孩拿着他给的一英镑去买零钱,却再也没有回来。第二天,绅士得知小男孩的哥哥因换零钱被马车撞成重伤,被男孩的诚信所感动,决定承担男孩及其家庭的生活所需。
故事二:十七世纪德国军队中的一个王子在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严寒饥饿中梦见阳光灿烂,醒来发现部下们为了救他而冻死,他深受感动,决定照顾两个男孩及其家庭。
这些故事都强调了崇廉敬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些品质都是人们敬仰和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