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和现代文学的旗帜。
生平简介:
早年生活
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7岁开始读书,12岁就读于私塾“三味书屋”。
1898年,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
留学经历
1902年赴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转而从事文艺工作,希望以文笔唤醒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多篇论文,如《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
教育与研究
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政治活动
1926年,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8月被通缉离京。
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
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
晚年
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主要事迹:
文学创作
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著名小说。
著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作品。
思想与革命
通过文学作品和杂文,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支持五四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
社会活动
参与多个政治和社会运动,为营救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斗争。
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产生广泛影响。
鲁迅的一生致力于文学与思想的革新,他的作品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