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区门楼的名字包括:
会师楼:
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2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西津门"更名为"会师门",并多次维修加固。
南城门楼: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是隋文帝为纪念凉州总管卫王杨爽的赫赫武功和功绩所建。武威南城门楼造型古朴雄伟,是武威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也是凉州古八景之一。
谯楼:
古代城门上一般建造用以高望的楼,有瞭望、报警、报时之功能。例如,陇西谯楼最初在城东北,会宁谯楼就在西,故称西津门(现名会师门)。
嘉峪关城楼:
包括前门楼(南门楼)、中门楼(中门城楼)、后门楼(北门楼)、长城楼等。这些城楼是嘉峪关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进入嘉峪关的主要入口和观赏嘉峪关城墙和周边风景的最佳位置。
永昌钟鼓楼:
位于甘肃省永昌县,始建于明朝时期,上面放置钟和鼓,一般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永昌钟鼓楼是永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曾经历多次地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该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
这些门楼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游客参观的重要景点。建议您根据具体行程安排,选择感兴趣的门楼进行参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