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石雕墓地有以下几个著名的例子:
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群
位于关中腹地渭水北岸的咸阳塬上,埋葬着西汉王朝的9位皇帝。
这9座巨陵高冢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每座帝陵周边又有许多陪葬墓冢,形成方圆500平方公里的壮观景观,被称为“五陵塬”。
1961年,茂陵和霍去病墓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墓地周边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巨石雕刻,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共有17件石雕,其中12件是国宝级文物。
乾陵
唐代帝陵依山为陵,气势雄伟,呈扇形环绕在京都长安周围。
和长安城以及宫殿群一起构成全国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文物、文化遗址景区。
桥陵
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建于唐开元盛世的帝王陵墓。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千米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
献陵
是唐代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陵墓,位于三原县徐木乡永和村及富平县吕村乡新庄村。
昭陵
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位于礼泉县东北九嵕山上。
始建于贞观十年(636年),首开中国唐代“因山为陵”之先例,规模之大,陪葬墓之多,在关中唐十八座帝王陵园中具有代表性。
建陵
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将山南麓,因山为陵。
是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的石刻,有汾阳王郭子仪、开国公李怀让等陪葬墓。
这些石雕墓地不仅是关中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研究唐代历史、艺术和宗教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