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国将军的数量,不同文献和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大将军数量
蜀国在位期间共设置过 4任大将军,分别是:
姜维 (景耀元年迁大将军,后因宦官黄皓专权被废)阎宇
(与黄皓争权时担任右大将军,实际权力受限)
董厥(辅国大将军,与诸葛瞻共同辅政)
吴班(后主时期任骠骑将军,封绵竹侯)
二、重要将领名单
蜀国名将数量存在较大争议,综合《三国志》《华阳国志》及后世记载,主要将领包括:
核心战将: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姜维、李严、关平、关兴、张苞、廖化、傅彤、马忠、张翼、张嶷、吴懿、吴班、孟达、陈式、刘封、刘宁、刘豹、霍峻、卓膺、周仓 其他将领
三、统计差异说明
大将军与将领的区分:
部分文献将大将军与左将军等职官合并统计,导致数量差异。例如,张飞、赵云等常被列为五虎上将或名将,但未明确其是否同时担任大将军职务。
记载范围差异:
部分资料仅包含《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而《华阳国志》等补充文献则增加了阎宇、董厥等人物。
后期军衔体系:
蜀汉后期存在左将军、右大将军等多级军衔,部分将领可能同时拥有不同军衔。
四、总结
蜀国将军数量难以精确统计,若以独立军衔计算, 至少有12位核心将领,若包含所有官职则可能超过50人。建议以《三国志》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