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大礼堂
位置:清华大学中部,与二校门隔大草坪相望。
设计师:美国茂旦洋行的建筑师亨利·墨菲和达纳。
建筑风格:融合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
历史:始建于1917年9月,1921年落成,是中国大学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之一。
特点: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门前有四根汉白玉爱奥尼柱,三个圆拱形的大铜门刻有富丽精致的浮雕。
北京大学贝公楼
位置:北大古典园林区。
命名由来:纪念美以美会会督贝施德对汇文大学堂和燕京大学的贡献。
功能:二楼设有900多席的礼堂,又称为办公楼礼堂。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小礼堂
别名:都克堂、育英堂。
历史:初建于1917-1919年间,是之江大学旧址的标志性建筑。
复旦大学相辉堂
位置:复旦大学校园邯郸路以北校区的中西部。
命名由来:命名来源于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先生。
特点:一幢青瓦白砖、红色窗格的两层楼建筑,颇具江南古韵。
湖南大学大礼堂
设计师: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柳士英教授。
建筑时间:始建于1951年,1953年竣工。
风格:采用大跨度木屋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以国漆红黑色为主调。
东南大学大礼堂
原称:国立中央大学礼堂。
建筑时间:建于1930年。
特点:端庄有气势,充满民国情调。
南京大学小礼堂
风格: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
名称:建南大礼堂。
河南大学大礼堂
特点: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思群堂
命名由来:为纪念大夏大学创始人兼校长王伯群而建。
特点:被誉为“沪上高校礼堂之最”,内部设有792个座位,功能齐全。
这些大学礼堂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学校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建议在选择礼堂名称时,可以考虑校园特色、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因素,以使名称更加贴切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