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
养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的良好习惯,按照实际需要采购、储存和制作食品。
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外出就餐时合理点餐、取餐。
餐桌上吃多少盛多少,吃饱为准,不扔剩菜剩饭,打包带走剩余食物。
控制公务开支
推行无纸化办公,严格控制印制数量和分送范围,原则上不彩印。
强化公务用车管理,压减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同城接待,优先选择单位食堂作为接待场所,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严控差旅费,减少现场出差,鼓励创新工作方式。
严控会议费,减少全域性工作会议,充分运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召开会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运用数字化手段,建设政府公物仓,打通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资产调剂调拨渠道。
举办重要会议、大型活动和开展临时性工作,充分利用公物仓中现有资产。
鼓励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LED灯、节能电器等,降低能源消耗。
提倡合理使用空调、供暖等设备,调整温度设置,避免过度使用。
增加能源回收利用,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推广节约理念
加强节约意识的教育宣传,通过广告、宣传片、公益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传递节约的重要性和好处。
政府在法制层面加强对浪费行为的惩治,制定相关条例和法律,对浪费行为进行处罚。
提高公众对节约和反对浪费的观念,促使每个人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习惯。
改变生活方式
养成合理规划食物购买和储存的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倡导低碳生活,倡导文明新风,抵制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
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公筷行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
这些措施涵盖了个人行为、公务管理、资源利用和社会宣传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