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神明众多,信仰体系融合了佛教、印度教及本土信仰。以下是主要神明的分类及代表性名称:
一、佛教神明
四面佛(Erawan Shrine) 位于君悦酒店西北角,每日开放时间为6-22点,是泰国最著名的祈福神,象征四面护佑。
湿婆神(Lord Shiva)
在BigC Ratchada 7楼营业,时间为9-20点,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代表毁灭与再生。
象头神(Phra Pikanet)
位于Central World前,全天开放,象征排除障碍,广泛受信徒崇拜。
吉祥天女(Prithvi Devi)
印度教中毗湿奴妻子,象征财富与甘露,常与莲花、宝座等符号关联。
二、印度教神明
因陀罗神(Indra)
处于Amarin Plaza前,全天候开放,掌管雷电与战斗。
四大天王(Caturmaharajakayikas)
位于Gaysorn Plaza 4楼,营业时间为7-19点,佛教与印度教共同守护四方的天神。
拉胡天神(Rahu)
位于曼谷拉胡十字路口,被月神诬告而残缺,供奉可防小人,月食时需祭祀。
三、其他特色神明
水神(Varuna)
在佛教中对应梵文名,掌管天空与雨水,与湿婆共同构成印度教三神一体(梵天、湿婆、毗湿奴)。
鬼王夜叉神(Yark/Vetsuwan)
佛教护法神,象征力量与正义,常以夜叉形象出现。
四、其他信仰体系
佛教密宗: 将象神称为“大圣欢喜天”(Ganesha),是智慧与财富的象征。 本土信仰
总结
泰国神明名称因宗教、地域差异而丰富多样,上述仅为主要代表。实际信仰中,佛教、印度教及本土信仰常交织共存,形成独特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