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文章众多,以下为重要代表作及分类整理:
一、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孔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二、 《孟子》
孟子及其弟子所著,主张“仁政”“性善论”,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三、 《大学》
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核心,阐述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被视作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领。
四、 《中庸》
主张“中庸之道”,强调平衡与和谐,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伦理与自然的经典论述。
五、 《周礼》
西周时期典章制度文献,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体现早期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构想。
六、 《仪礼》
记载周代礼仪制度,以士大夫礼仪为核心,是研究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典籍。
七、 《春秋左传》
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通过历史事件阐释礼义,为研究春秋史提供重要资料。
八、 《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
分别从《春秋》的“微言大义”和“仁义礼智信”角度进行阐释,是儒家史学的核心经典。
九、 《孝经》
以“孝”为核心,论述家庭伦理与社会秩序,是儒家伦理学的奠基之作。
十、 《尔雅》
古代汉语词典,收录字词并解释其文化内涵,为理解儒家文献提供语言基础。
十一、 《尚书》
又称《书经》,收录上古至春秋文献,部分篇章据传为孔子修订,包含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
十二、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以“风、雅、颂”为结构,反映社会生活与伦理情感,与《春秋》并称“六经”。
十三、 《礼记》
记载先秦礼制与哲学思想,包含《大学》《中庸》等篇,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说明
儒家经典还包括《易经》《乐经》(已佚)、《春秋谷梁传》等,但后世多以十三经(五经+六经)为核心研究范畴。这些作品共同构成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