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饕餮的其他名称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其他常见别称
狍鸮 《山海经·北次二经》首次记载其形似羊身人面、虎齿人手,故称“狍鸮”。晋代郭璞注解《山海经》时,将“狍鸮”与饕餮视为同一事物。
老饕
因其贪食特性,常被用来比喻贪欲之人,如《左传》记载“缙云氏之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二、相关神话记载补充
《神异经》中的描述
《西荒经》: 描述其“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与《山海经》形象有差异。 《西南荒经》
历史典故 《史记·五帝本纪》提到“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将饕餮与古代部落首领关联。
三、文化象征意义
贪欲象征:
饕餮常被用于形容贪欲无度的行为,如“贪如狼恶”“积财而不用”。
器物纹饰:商周青铜器上常见饕餮纹,象征权力与财富,兼具装饰与警示作用。
综上,饕餮的主要别称包括“狍鸮”和“老饕”,其形象与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及器物中均有体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